胡村学校往事花絮 教师成了巧工匠

来源:峰峰文史资料委员会 作者:李志成 发布时间:2014-09-25

            抱上纺车上学去
  1945年秋,日寇刚刚投降,边区人民政府便迅速派来了4位教师在胡村创建小学。没有校舍,只好让村子大庙里的泥菩萨让位,没有桌椅,村里农会大力支持,伐木制造。可是让学生人校那就难了,男孩不上学,主要是要在家里干活,当时流传“小子不吃十年闲饭”的说法,一般家庭的男孩到了八九岁就开始扫煤、拾粪、放牛、下田,成了家里的小帮手。那时还没有土改,大多数家境贫寒得很,上不起学呀。女孩不上学的原因,除了在家纺花织布养家糊口外,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受封建习惯势力的影响,在农村祖祖辈辈谁见过女孩上学呀。
  面对此景,村干部上门宣传,教师们入户动员。世上的事就怕认真,学校里终于来了不少学生,大大小小年龄不一,但全是青一色的男孩。这可急坏了学校4位教师,他们想,共产党让穷人翻身,让妇女解放,女孩不上学怎能行!于是他们再下决心,千方百计也要打开局面,迈出这划时代的一步。他们不知跑了多少腿,磨破了多少嘴,终于打动了5个心气高、有主见的女孩。这5人年龄不等,大的l4岁,小的只有9岁,但全部会纺花织布,在家里挑着家务担子。在老师的动员下,她们决定冲破樊篱,上学读书,迈向新的人生道路。可几个家长全都不让,要让她们在家纺花织布。这几个女孩,心意已决,据理力争,软磨硬泡。磨得没办法,有一个家长说:“上学可以,但纺花织布不能少。”其意是想出个难题,让孩子们退却。谁知这些女孩,牙一咬,心一横,满口说行。家长无奈,只得依从。教师们得知,全力支持。于是在胡村教育史上出现了一个奇特的景观,几个女孩抱上纺车去上学。学校专门设了纺车室,上课时,这几个女孩格外用心,一有空就坐在纺车前嗡嗡纺花,几个女孩在一起,学习上比谁进步快,纺棉上比谁纺得多。当时村里搞扫盲,到晚上,男女老少到校识字。这些女生白天当学生,晚上当小老师,夜深了还要纺上一阵花。据说她们一般情况下每天纺二三两,有时能纺上半斤。
    就这样,她们既上了学识了字,又为家里干了活,她们是多么的辛苦哇。可喜的是,她们这一带头,女孩入学的局面逐渐打开。纺花室里纺车越来越多,并持续了四五年之久。这届女生不负众望,学了知识立即回报国家和人民。在校时就是扫盲班业余教师,到了后来,在村里土改运动、合作化、人民公社成立阶段,搞宣传当骨干,当干部做贡献。再到后来,这5人全部走上工作岗位,其中3人加入共产党,担任领导干部,另外两个成为生产技术骨干。这真是:抱着纺车去上学,女童读书开先河。彻底解放须治愚,辛劳汗水结硕果。
    民办教师苦练功
    1968年后,学校归生产大队来办。1970年学校又办起了“带帽中学”,此时又值学生入学高峰期,急需教师。于是,一批民办教师,开始陆续进入学校。
    这些民办教师,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而且一部分是“文革”中毕业的,其文化程度可想而知。为了使这些教师胜任工作,校领导提出“当教师先当学生”的口号,进行岗位练兵。要求教师们一边为学生上课,一边进行自我提高,并提出练“三字”和学习文化知识的具体要求。备课笔记、学习笔记都要认真把字写好。每人都要有毛笔字练功本,并定期交到学校让书法行家胡建邦评判。当时大部分教师积极响应,最典型的要数栗兴日,为了自身水平的提高,他从1969年起一直在校住了4年。每天晚上除工作以外,不是练字就是学习初高中的所有课程,他把南胡村知名人士胡建邦赠勉诗:“临池生怯自笑愚,百年勤奋信敢期。悟得实践真知出,起舞何待鸡鸣时”,贴在床头,用以激励自己。几年内,栗老师练毛笔字从不间断,不知用秃多少毛笔,临过多少字帖。练字纸用去一卷又一卷,住室内贴满自己写的大小毛笔字,一有空就研摹。有一次他在别人家发现一本《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如获至宝,爱不释手。但这本帖在当时是稀缺物,既无处购买,也不能长借不还。为了长期观摩,他决心用铁笔蜡纸刻印下来。说干就干,立即动手。白天没时间就放在夜里,刻好一张随即就印,如果刻坏,毁掉重来,一干就是大半夜。一本几十页的字帖,用去他一个多月时间。字帖刻好了,其书法理论也烂熟于心,再执笔写字,大有长进。如此坚持练下去,终于成为学校中的硬笔杆子,在村里也有了名气。1979年他又考取了市教师进修学校学习物理专业,同年以全区中学理科第5名的成绩被录为公办教师。这真是:特殊时期特殊情,教师原来是农民。不辱使命苦学练,胸有志者事竟成。
    教师成了巧工匠
    从1970年开始,胡村学校教师走上了漫长的自己动手建校之路。
    刚开始,很少见过盖房从未动过瓦刀的教师们,只是和和泥、搬搬砖,当当小工。学校建东围墙,生产队派来的瓦匠少,后来,为了加快进度,在校领导的鼓动下,几个教师借来瓦刀,在村派瓦匠的指导下,开始垒起墙来。墙垒好后需要抹泥,教师们也亲自拿起抹子干了起来。原来,这些活都是些实践性很强的活,只要不怕苦肯干,再留些心思进行琢磨,几乎是人人都可以学会的。教师们脑子不笨,手脚也灵,因此干这些学得很快。在后来不断建校过程中,教师们都亲自去干,因此很多教师技术日益提高,都成了行家里手。在手维修桌凳的过程中,有的老师又学会了木工活儿,人称“半把手”。1980年后教师们又学会了建拱圈形顶的技术,自己动手焊制了模子,后来学校再建房,全部采用了此技术。80年代中期,学区为了弘扬教师们自己动手建设学校的精神,又奖励了学校几套瓦刀、泥抹、斧子、锯等工具。至此,教师们有了自己成套的瓦匠、水泥匠等工具,每人都配上了工具兜。学校里每当有建校任务,都不用外出请人,教师们自己设计、自己测量,开始施工时,这些教师齐刷刷带上工具,一起动手,垒墙的垒墙,和泥的和泥,成龙配套,直至完工。
    教师们几乎个个会动手垒墙建房的事儿在村子里传开,村民家里建房,也常常请教师们利用节假日去帮忙。就这样,他们的技术越练越精,有的人甚至成了村里有名气的能工巧匠。这真是:教师建校付辛劳,长年实践手艺高。设计测量是行家,垒砖抹泥活计好。教育史上留佳话,“泥瓦匠人”可骄傲。
    自力更生建校园
    1972年春的一天,胡村学校西校园内,显得喜庆热闹,校园的北墙上悬挂着一个横幅:和村学区教师动手建校现场会。与会的各级领导和教师代表,参观了新建成的几个初中班教室和用小鹅卵石铺成的甬道,个个赞不绝口,人人深受感动。
    原来,前一年春天,校领导为了解决秋季学生增加,决定盖几间教室。但当时南北胡两个大队集体经济薄弱,表示不能完全承担,需要学校再想办法。
    学校东校原是旧庙,庙内有一大殿,虽然破旧,但四梁八柱的上好木料可以再用,尺半厚墙青砖数量可观,高高台阶石条石块齐齐整整,如果把其拆掉,足可解决燃眉之急。于是领导决心一下,师生全员上阵。
    新年刚过,乍暖还寒。早上村里生产队的钟声才陆续敲响,全校20多名男女老师已经各自带着工具,赶到了拆房工地。年轻的攀墙上顶,抡镐舞钎,年老的以及有身孕的女教师拿起瓦刀整理砖头。太阳升高,时近8点,教师们又匆忙赶回家去,洗漱吃饭,到校上课。到了晚上,趁着月光,拿着手电,教师们从生产队里借来排子车,男女搭配分成小组,开始把拆下的材料运往西校。装车、卸车、拉车、推车一路上坡,300多米的路,一趟下来,汗流浃背,几趟下来,湿透衣衫。
    学生们下午放学后,也参加到搬运行列中,量力而行,需抬则抬,能搬则搬。就这样,硬是把拆下来的的几万块砖,以及梁檩木什全部运到西校。这年春天,教师们日复一日,放弃了节假日休息,在暑假里又亲自动手盖起了两个教室和几间办公室。之后老师们又一起动手,从村东河道里,拣来鹅卵石,铺了150平方米的通道。
    为了学习胡村学校教师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建校园精神,学区在这里召开了现场会。这真是:二十世纪七一春,师生建校显激情。镐钎声起天未亮,车轮飞转夜已深。拆去旧庙新校起,拣来卵石道铺成。洒下汗水建功业,铸就精神励后人。

分享到:
相关信息

最新资讯

图片新闻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