滏阳河畔的“阳光老人” 记临水镇东沟村王维新
无论盛夏还是隆冬,或在景色宜人的滏阳河畔,或在车水马龙的大街小巷,人们时常会看到一位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老人。他时而在河边开荒种菜,时而在公园捡拾废品,时而在社区唱起自己心爱的平调落子。过往行人亲切称他“阳光老人”。老人的事迹曾多次在峰峰电视台播出,在《邯郸晚报》上刊载。这位老人叫王维新。
王维新,1921年出生,临水镇东沟村人,194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磁县申家庄,矿区彭城、临水等地任教。1985年从教育战线离休。离休后进入峰峰矿区老年大学学习。2007年在老年大学,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时,王维新已85岁。他成了峰峰矿区党员队伍中入党年龄最大的党员。
开荒种地健身心
1985年,60岁的王维新离休回到原籍东沟村。生性闲不住的他在滏阳河边散步时,看到河畔滩涂及路边废弃的土地,于是萌发了一个念头:在这里开荒种菜不仅能解决吃菜问题,还能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来到选好的地点,先把河滩里的鹅卵石捡拾干净,然后锄草、翻土、平整。他虚心向菜农学习,在自己的“实验田”里种上了黄瓜、豆角儿、西红柿。收获的季节,红红绿绿的果实挂满架、压弯枝。第二年,他将开荒面积扩大,种植了白菜、青菜、萝卜和红薯、小麦等粮食作物。政府修建滨河路占地,他二话没说让出了自己辛勤劳作的土地。
心系环保拾废品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道路宽了,公园多了,环境美了。但洁净的路面上,随处可见被人扔掉的“小广告”,公园、河畔被人丢下的废纸、塑料袋、饮料瓶随处……很是刹眼。
他想为城市环境保洁干点实事。从2005年6月开始,他拿着编织袋,在滨河路、滏阳路、人和园、黎明园和滏阳河风景区等处捡拾这些废弃物。有人不解地问:“你是离休干部,一月工资近2000元,还捡这些干啥?”他笑笑说:“一来有利于城市卫生环境,二来锻炼身体,三来变废为宝,为啥不干呢?”炎热的夏天,人们在公园的树荫下乘凉,王维新老人拿着硕大的编织袋,把公园的每个角落仔细寻查一遍,不停地在拣拾人们丢弃的垃圾。一个顽皮的小孩,手里拿着刚喝完饮料的瓶子来到他身边说:“拣废品的,给你。”乘凉的人们也向他投来异样的目光。但老人似乎早已习惯了这种眼神,依然坚持不辍。老人年岁大了,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有时还喘得厉害。老伴心疼地说,休息休息吧,别累着。可老人就是闲不下来。拣拾废品时他可精神那,一次为了捡拾一个被风吹跑的塑料袋,老人竟追了20多米。
几年下来,老人走遍了市区的大街小巷和休闲娱乐场所,行程达万余里。他用卖废品的钱给小孙子买来文具,并语重心长地教导小孙子要保护环境。从此,小家伙再不乱扔果皮纸屑了,而且捡到废旧电池、易拉罐等,还要交给爷爷。为使更多人加入环保队伍,他还利用自己拿手的武安平调落子自编自演“环保宣传歌”。滏河源头、公园里,经常有老老少少聚在一起听他声情并茂的演唱:“金山银山不如绿水清山……”
救人护路受人敬
王维新老人在滏阳河边开荒劳动时,曾先后救过几名落水儿童,受到人们的夸奖和称赞。
一天,老人像往常一样,背着农具到田间劳动,一边侍弄庄稼,一边哼唱着豫剧《穆桂英挂帅》。忽然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在喊救命。他赶忙放下手中的锄头,循声望去,见有一个儿童掉进了粪池。老人二话没说,三步并作两步,来到粪池边上,赶紧伸手去拽,可怎么也拽不到,眼看小孩就要沉下去了。老人顾不了许多,跳进粪池把孩子推到了池边,闻讯赶来的群众把孩子和老人拉了上来。小孩的父亲拉着满身是粪汤的老人的手,激动地说:“要不是你老,孩子就没命了。”围观的群众都挑起了大拇哥。一个叫梁书霞的小女孩经过滏阳河的小桥,不小心掉进了河里,老人急忙放下活计,70岁的他连命都不顾跳进河里,把梁书霞捞了上来,并送回家。 东沟村北边,有一条穿村而过的铁路,上下学的小学生爱在铁轨旁玩耍。有个调皮的孩子,不知深浅,拧掉铁轨枕木上的螺丝帽,险些造成火车脱轨,酿成大祸。老人发现后,及时找到四市小领导反映此事。四市小领导非常重视,召开了全校大会,教育学生要保护国家财产。自此老人经常到铁路上走走瞧瞧,成了护路的卫士,铁路上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事情。老人因此还受到了市教育局的表彰。
老调新歌唱心声
王维新老人非常关心国家大事,经常到临水教育管理区看报学习。家里的炕头上还放着各种书籍和刊物。闲暇时,他就把自己的所感所想写下来,编成曲,一有机会就自觉当起了义务宣传员。在滏阳河畔、田间地头、休闲广场,他用自编的平调落子哼唱起:“喜鹊枝头叫喳喳,清早起来到俺家。报告一个好消息,共产党召开了十七大。”人们鼓掌喝彩,老人抖抖精神又唱了一段:“祖国江山无限好,全靠党的好领导,改革开放三十年,天翻地覆奔小康。三峡修大坝,西藏通铁路,神五神六飞上天,嫦娥奔月梦实现。2008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祖国繁荣又富强,一起努力奔小康,和谐社会人人夸……”老人高亢的演唱,常常引得过路行人驻足观看,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耄耋之年成党人
王维新194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彭城、马庄、羊台等地执教。“文革”中,他曾受到“造反派”的批斗和毒打,被停职“劳改”3年。复职后,在泉头村、东清流村继续从事教学工作。
离休后的王维新在峰峰矿区老年大学度过了20个春秋,是老年大学学员中入学时间最长、年龄最大者。在老年大学党组织的关怀和培养下,他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党组织决定接纳他为共产党党员。当他举起拳头向党旗宣誓时,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王维新老人,用平凡的人生讲述着不平凡的故事。他淡泊而开阔的心境里充满了灿烂阳光。
- 河北峰峰春光中学简史
- 峰峰春光中学建于2000年,是峰峰矿区第一所全封闭、全寄宿,16轨制,48个教学班的侧重升学预备教育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