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巴黎的年轻时装设计师曹强
2002年12月17日,法国巴黎艺术圣殿卢浮宫流光溢彩。在这里举行的第20届国际青年时装设计师设计大赛上,评委席上坐着一个仪态不凡的长者——服装大师皮尔·卡丹先生。他的形象和以他的姓名为品牌的服装,已成为服装界的“珠穆朗玛峰”。各路模特在大师面前争奇斗艳,而幕后年轻的时装设计师们则期待得到他的青睐,因为大师的赏识意味着名声、地位和财富。众多时尚报刊的记者关心的是金奖花落谁家。此次巴黎大赛的主题是“爱与时尚”。来自中国的与会者心中忐忑不安,在国际服装界中国人的发言权太小了。长期以来中国是服装大国,但不是服装强国。中国太需要有自己大师级的设计师了。本届大赛是我国参加的第十五次,这次能有金奖零的突破吗?
皮尔·卡丹先生神情严肃地望着时装展示台上风格迥异的各式服装。因为见得太多了,以至于他的眼中很少流露出赞许的目光。这时出场的模特犹如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蕾,一下子吸引住大师有些疲惫的眼球。漂亮模特的下身是蓝紫色的裤装,上身用掀起的裙摆将自己包裹起来,面料以黑色为底,上面拼接着不同颜色的绣片,色彩是从暖粉过渡到蓝色。只见模特迈着婀娜优雅的猫步走到台中,松开裙摆边缘的一个活扣,由于重力的作用,裙摆一瞬间展开,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套纯白色的礼服,而礼服上面是各种各样的白色小花朵,有羽绒做的,有纱做的,倾泻而下。随后,模特拎起裙摆再摆造型,白色下面露出刚才的多色彩元素。这大胆的创意令皮尔·卡丹先生眼睛一亮,随之打出不轻易出手的高分,其他评委的分数在这件作品上也大方起来。在金奖的说明栏里评委们一致认为,这件服装“体现含蓄与奔放、激情与圣洁的爱的和谐统一”。当皮尔·卡丹得知它的设计者来自中国时大为惊讶。因为他’对中国非常熟悉,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带队去中国进行服装表演的外国人。虽然上世纪80年代不分性别的蓝、黑、灰为一统的服装已远去,但距离国际一流还有不小差距。作者是谁?他在哪里?大师很想见见这个不同凡响的设计者。令人遗憾的是,它的作者曹强此次未能亲赴此会。“他的才华决定他值得来巴黎深造。”颇有伯乐眼光的大师如是说。名不见经传的曹强以他的才能开始让大家去熟识。
这是我国参加十五次国际青年时装设计师大赛以来首次获此殊荣。可以说是所有人无限期待中的惊喜,而这一惊喜的制造者是一个清华美院大四的学生。与来自世界12个国家和地区的35名绝对实力派的青年设计师同台竞技,曹强不负众望。在媒体采访时,小伙子腼腆地说:“我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靠老师的哺育。最要感谢的是我的中学老师,是他们的栽培才使我考入清华,是他们的教导才使我走好了人生关键的几步。我首先是春晖的学生,其次才是清华的学生!”
曹强于1999年毕业于峰峰春晖中学(原峰局一中),当年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习。大学三年级转入服装设计系学习服装设计。2002年9月份,他就在第三届“海宁潮杯”全国皮革服装设计效果图大奖赛上获金奖。说起曹强学艺的经历,可以用八个字“曲曲折折,越变越好”来概括。他中考时,以600多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春晖中学理科实验班,直到高二第二学期,对美术由衷喜爱的曹强才坚定信心改学美术。结果,他以极强的艺术悟性打消了老师和家长的疑虑。美术老师对他倾注了大量心血,不仅在艺术理念和技艺上毫不保留地指教曹强,还主张身材魁伟的他选攻雕塑。由于老师独具慧眼,曹强潜心悟道,从报考中央工艺美院的1600多人中脱颖而出,一举考进了该院雕塑系,成为惟一的一位河北籍学生。在大一就被选为团支部书记和学校学生会篮球队长、文体委员。机遇又一次垂青于他。服装设计系的主任偶尔认识了这个身高1.89米,年年荣获奖学金的优秀学生,深入了解之后认为曹强更适宜搞服装设计,颇费一番周折从雕塑系将其挖走。纵观他的成长轨迹,如果没有扎实的理科基础,如果没有丰富的雕塑知识,那么他今天取得的成绩偶然的成分就要多一些。“悟性好,干什么事都特别踏实。”中学语文老师周淑嫒对他的评语是他成功最好的注脚。
面对巴黎服装设计大师对其发出免费留学一年的邀请,他显得异常兴奋。在与采访他的记者的交谈中谈到了今后的打算。
记者:“你没去巴黎,但现在你得奖了,你自己认为是因为哪一点呢?”
曹强:“我想,大概是因为别人用服装来讲生活,而我只是想表达服装本身吧。"
记者:“今后如何打算?”
曹强:“我希望在学业结束后,能在有名师的品牌做设计助理。”
记者:“在国内?”
曹强:“不,在国外。但我一定会回来的。”
记者:“回来做设计师?”
曹强:“也许是老板,很多的国际品牌也都是设计师当老板……”(他先是有点严肃后又笑了。)
曹强当年的高中班主任王凤娟老师曾用“特正”两个字来概括曹强。王老师说:“这孩子高高的个儿,一向干干净净,穿衣服从不花里胡哨。学‘小三门’的学生,一般比较随便,对文化课重视不够。曹强从不这样,即使是开运动会,赛完自己的项目,也要呆在操场替老师操心,凡老师交办的事,无不认真去完成。这孩子‘特孝顺’。与老师交谈时,从不说父母如何管得严,而是说大人不容易,都是为了子女们的前程。父亲因原单位效益不好,一度在外打工,自己于心不忍;尤其是对母亲自己在家时不舍得吃好饭,更是心疼不已。”提起曹强,父母不便过分夸奖,而父亲对儿子的性格稳重、学艺执著还是打心底欣慰的;母亲对儿子的浓浓孝心,且能炒得一手好菜还是津津乐道的。
面对殊荣,他清醒地知道,他来自春晖,来自清华,来自中国!他的父母、老师对他有更多的期待。即使在浪漫之都巴黎,他也不会迷失自我。他仍将时刻遵循父母的教诲:做个真正的人,为故乡争光,为祖国争荣誉、做贡献!
- 河北峰峰春光中学简史
- 峰峰春光中学建于2000年,是峰峰矿区第一所全封闭、全寄宿,16轨制,48个教学班的侧重升学预备教育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