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兼备的将军——尚全孝
“心系母校情,师恩重如山!”这情深意切的声音仍然回响在我们耳边。我们不会忘记尚全孝将军在春晖中学五十周年校庆上那感人肺腑、发人深省的激情话语;我们也难以忘怀那一身戎装、满目正气的飒爽英姿——这就是春晖中学首届校友尚全孝将军留给我们的深刻印象。他带来的是老一辈春晖人的精神、期望,留下的更是激励春晖学子自省、发奋的精神财富。
尚全孝1956年考入峰峰矿务局中学(现峰峰春晖中学),1959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冶金地质学校,后参军毕业于锦州步兵学校、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函授)和国防大学,在部队曾历任科长、部长、机械化集团军副指挥。
回忆起50年来的人生经历,他感慨颇深地说:“我之所以能经得起人生旅途的摔打和考验,能够取得一定成果,原因虽说是多方面的,但永远不能忘记的是,得益于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基础,得益于母校老师的教诲和培养!我感触最深的是,母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精神气质的圣地。”春晖中学1956年创办时,“两栋平房是课堂,一座凉棚当食堂,一块平地作操场,师生看了心里凉”。这是当时学校情景的真实写照。面对办学的种种困难,从校长、教职员工到学生,大家齐心协力,自己动手,边学习边劳动,硬是凭着那个年代的人所特有的、吃苦耐劳的顽强毅力和必胜信念,把学校办得越来越好。
在老师们艰苦创业精神的熏陶下,作为普通矿工子弟的尚全孝,虽然家庭生活条件很差,但他不比吃、穿、用,只比德、智、体。学习劲头可以用“闻鸡起舞,夜读三更”来形容。他孜孜不倦读书、如饥似渴求学,为将来的成长奠定了基础。回想起当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尚将军仍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同学们积极参加深翻土地、大炼钢铁、半工半读、勤工俭学、校办工厂等活动,烧石灰、打石子、做肥皂、制教具,自己动手,亲自体验,喜学乐干,大大增强了“会做”的实践能力。正是这种历练使他最终成为了一个出类拔萃的军人。
尚全孝从事军事教育训练工作40余年,曾组织和参与过数十次战役、战术规模演习和高中级干部军事理论集训。在高科技背景下的战争中,他在全军率先将激光技术运用于战术模拟对抗训练,组织部队反复演练,并在京向中央和军委领导及三十五国驻华武官汇报表演,壮大了军威和国威,推动了军事训练发展。多次参与同美国、罗马尼亚、朝鲜等国军事代表团的军事交流活动,组织军事演练,促进了国际友好交流,为祖国赢得了国际声望。
他深知,一名优秀的现代将军不仅要善于带兵打仗,更应该有先进的军事理念作为强有力的后盾,这样才能在现代化的军事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于是,他深入钻研各种军事书籍,并结合自身作战经验潜心创作,先后主编出版了《军事教授法》、《高技术战争基础如识》、《机械化集团军机动作战要则》等著作,在《中国军事科学》、《军事学术》、《军事》、《国防大学学报》、《指挥学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和文章百余篇,其中有18篇获全军优秀论文奖。
他曾先后研究出“全区办院校,合力育人才”,战役战术检验性、对抗性演练若干方法,带领部队首先开辟了“群众性科技大练兵”的路子,并研究出有利于提高战斗力和训练水平的数百项科技练兵成果,探索出“管为战”、“管为建”等实行“大管理”的途径,这些成果先后在全军推广运用。
他曾三次率领解放军滑雪队参加国际军体理事会、第二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比赛,先后夺得金、银、铜牌,为国家和军队赢得了荣誉,受到国家体委表彰。还数次参加支援地方建设工程和抗洪抢险,受到人民群众赞誉。
- 河北峰峰春光中学简史
- 峰峰春光中学建于2000年,是峰峰矿区第一所全封闭、全寄宿,16轨制,48个教学班的侧重升学预备教育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