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父亲李芳梓 峰峰矿区和村镇李岗西村老教师

来源:峰峰文史资料委员会 作者:李一安 李一然 发布时间:2014-08-12

        父亲李芳梓,字子才。 1901年农历10月20日出生在峰峰矿区和村镇李岗西村一个农民家庭里。 7岁至15岁在私塾读“四书”,16岁至19岁在武安县农业学堂学习并毕业,20岁考入武安县师范学校,毕业后回本村教书,24岁至37岁在沙河县三王村公孚煤矿任职员。 38岁至41岁在本村私塾执教。 1942年参加抗日教育工作。 1964年退休。 1982年改为离休,县级待遇。 1992年病逝,享年92岁。
    父亲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作风正派,求实上进,为人师表,德高望重。他常说:“教书育人是天职,为人民服务是幸福。”父亲的声容笑貌时时浮现在我们的面前,父亲的人格魅力常常激励我们积极进取、诚实为人、扎实工作。
    立志教育  育人救国
    上世纪20年代,我村由于地处山区,石厚土薄,十年九旱,农业连年欠收,经济萧条。农民过着极其贫穷的生活,文化知识也十分贫乏。 1920年父亲从武安师范毕业回家后,看到家乡的适龄儿童因无学堂上学整天跑到街上玩耍,白白荒废了学业。为了让村童能学到一定的知识,将来改变愚昧落后的山村面貌,于是他就自找民宅,招收了30多名儿童,开办了私塾学堂。年龄小的白天上课,年龄稍大不能脱离劳动的,则利用晚上和春、冬农闲季节给他们授课。初学时,教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之后再教授“四书”和“珠算”等。由于课程不能统一,父亲便开设复式班授课。每天从早到晚不离课堂。学生每天早上自习,早饭前背诵前一天所学内容,早饭后学习新课程,而后练习毛笔字。下午亦是如此,放学前学生都要将新学课程背诵一遍。晚上是年龄大的学生学习时间。……年复一年。在那贫穷落后的年代,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家有半年粮,不当孩子王”,尽管当时的薪酬极其微薄,每学期每学生付小米一斗(合二十五市斤),但父亲还是坚持给予本村青少年以启蒙教育。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寇的魔爪已侵犯到家乡一带。他们抓壮丁,修炮楼,到处烧杀抢掠,实行“三光政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父亲在本村参加了抗日教育工作,任抗日教员兼义务民间教员。当时教学条件很差,没有像样的教室、桌凳,只是在教室墙上用石灰、麦秸和胶泥抹成一块黑板;垒几块土坯放上木板当桌子,垫几块砖当凳子,条件十分简陋。日寇时不时还到我村扫荡,烧杀抢掠。面对如此恶劣的教学环境,为了抗日,为了培养祖国的下一代,为了唤醒民众,父亲他白天坚持为儿童和妇女识字班上课,晚上给民兵和自卫队员讲学,还和村民一起挖地道、造地雷,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方针政策。为了备战,他还组织儿童站岗放哨、查路条,带领妇女开荒种地,实行生产自救。一旦遇有敌情,他就带领学生到西山沟里上课,教学工作从未间断。在当地抗日政府的领导下,在父亲言传身教的影响下,我们村抗日情绪异常高涨。 1944年春季一个黎明,日本鬼子带领皇协军约百余人偷袭我村。当时是石雷组长也是我父亲学生的李银山听到这一消息,不顾个人安危,一方面挨家挨户通知村民迅速转移,另一方面则飞跑到村口和各巷口,检查、安置石雷和挂线情况。不幸被日寇发现,将他团团围困。面对鬼子的刺刀,他临危不惧,毅然拉响手中的手榴弹,扑向鬼子,当场炸死鬼子3人,重伤10多人。石雷组长李银山的光荣牺牲,为人民的团结抗日和早日取得抗战胜利立下了新功。在抗日救国年代,父亲模范贯彻执行党的“备战备荒”抗日教育方针,成绩卓著,多次受到磁武县第九区人民政府的表彰。
    诲人不倦  桃李争艳
    1945年日本投降后,父亲由组织安排,调往和村镇金村任教。他一边教学,一边协助区干部做村上的土改工作。 1948年以后先后调到姚庄、刘岗西、杜庄、东庄等村任主任教师。 1957年又调回本村任主任教师兼胡村中心校长,直至1964年退休。
    父亲的从教时间处在建国前后。当时国家困难,教学经费短缺,教学设备简陋,师资不足,实行的是一村一校一师制,实行复式教学。父亲除每天给一至四年级学生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外,还要为大街小巷刷标语、画漫画,给村民书写家信等。他每天还利用课余时间、休息日,走街串巷,找家长攀谈,搜集办学意见,动员辍学的学生重新返校。他以校为家,以教为荣,爱生如子,教书育人,教而不厌,诲人不倦。他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努力培养他们成为对国家、对人民的有用之才。他认为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只有牢牢掌握深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才能促进智力和能力的发展,继而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父亲认为,小学是一个人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小学生可塑性很强。为此,父亲从学生入学第一天起,就采用循循善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每天早、中、晚饭后,让学生用铅笔默写生字,用毛笔练习书法;鼓励学生认真阅读、自学和写作,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他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唤起学生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那独树一帜的教学理念和治学方法,时刻激励着莘莘学子奋发向上。    父亲的治学方法能力在矿区教育界是屈指可数的,教学成绩
是卓著的。如1954年在刘岗西他所教的高小毕业班在各校升学率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就达到了90%,大部分考人峰峰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现邯郸市第十三中学、十四中学)。
    父亲的以知开智,以德育人,对后代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他从教期间及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邻里间相亲相爱,和平相处,村上没有发生过一起打架斗殴、偷盗等。他几乎走遍了和村镇,受教育的学生有上万人。北京、上海、天津、河南、山西、内蒙以及本省、市、区各行各业都有他的学生。有的当了工程师,有的当了教授,有的成为作家、画家、书法家,有的成为科技工作者、军官、国家干部……据不完全统计,科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就有百名之多。如他的得意门生李一信,作家,厅级,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主任、党组书记、鲁迅文学院副院长等职。李广温,曾任和村抗日民兵卫戍区司令员、武安县武装部政委、邯郸军分区离休干部所政委,副师级待遇。李福祥,厅级,现任北京市委办公厅副主任。李广让,团级,曾任山西省太原市物资局党委书记,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李本生,河北大学毕业,曾任邯郸市电业局党委宣传部部长。刘佩,厅级,曾任河北省煤矿学院党委书记等职……在父亲的言传
身教下,大儿子李一太、二儿子李一安、三儿子李一然,儿媳段景昭、孙女李晓燕都爱上了教育事业,并有所建树。 1994年我们这个家庭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教育世家”。
    发挥余热敬业乐群
    父亲退休后,为了报答党恩报答人民对他的深情厚意,立志在有生之年发挥余热,多做一些公益事业。
    1、抢救历史,编修家谱。
    李岗西村李氏家谱原在清道光二十五年,是由十三世凌云(廪生秀才)和十四世文渊共同整理出来的,接着,又将各支系的家谱轴子也设计了出来。每年春节,由祠堂当年值班的社首负责将轴子挂起,一则为了祭祀先祖,二则为了各户如有老人死亡者填写其上,以便祭祀,以尽孝道。“文革”中,家谱和轴子被本村“文革”办公室没收。1974年秋,幸有本村干部李芳用(十九世),在别人不觉之下,当夜将家谱送到我家。父亲展阅,家谱迄今已有120余年,父亲花费了两个多月时间,又整理出一本新家谱。现时李氏祠堂的完整资料,在全市也是独一无二。常有外地人前来参阅。
    2、自觉行动,创写村史。
    父亲是个爱写爱画的人。他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他总想:怎样才能为村民和后一代人留点有益的东西呢?想来想去,还是写部村史好。他多方搜集资料,又多次与老干部、老农座谈,他废寝忘食、集中精力,用三个多月时间编写出一部两万多字的充满爱国情怀、富有激情的村史。这部村史详尽叙述了家乡的文物古迹、历史人物传说、历史上重大事件、建国后各方面的成就……整个村史囊括了李岗西村六百多年的历史。村史写成后,经村干部的审阅认为符合历史和现实的真实情况,随之印刷成册,传之后世。
    村史的编篡,受到村、镇、区政府的重视。1983年8月23日《邯郸日报》予以报道,接着《河北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均有报道。此后有山东、河南、陕西等地的单位和个人来信求教经验。    由于有父亲编写的村史和李氏祠堂完整的历史资料,以及李岗西村特有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村容村貌等文化底蕴,李岗西村被邯郸市命名为全市唯一的“民俗文化村”。
    3、繁荣文化,搞好宣传。
    为了广泛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鼓舞群众搞好生产,父亲无论在哪个村工作,都充分利用节假日积极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主动编写快板、表演唱、小剧本等文艺节目,组织文艺队伍,用秧歌、高跷、打花棍、跑竹马、大头舞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动,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另外,父亲每年为村上更换黑板报,在大街上书写标语,画时事宣传画,为群众写春联,给青少年讲历史、村史、故事等……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党的计划生育、农业种植、环境保护、用电常识、“五讲四美三热爱”等知识,受到广大村民的好评。
   4、身居农村,服务乡亲。
    “乡里乡情不能忘,为人民办事不能停。”这是父亲一生遵循的
宗旨。谁家遇上婚丧嫁娶等难事,他总要协助料理。谁要求书写家信、订立合同等,他从未说过一个“不”字。为了使村民不误农活,按时播种、管理、收割,他每年自费纸墨,用毛笔书写并给全村三百余户送去24节气表。 1967年他还在第一生产队义务劳动二百余天,从不计报酬。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人人敬佩。
    辛勤笔耕  常结硕果
    父亲是一个勤劳爱动闲不住的人。 84岁时进城居住,尽管年事已高,体弱多病,也不忘在有生之年为社会做些贡献。为了练书法搞创作,他参加了区老干部大学书法学习班。他一方面每年继续承担为乡亲写24节气、春联等,另一方面呕心沥血练书画、搞文艺创作。
    经过潜心挖掘,辛勤创作,他编写了数十件文学作品。有些精品分别发表在民间文学刊物上。其中《上竹林寺的故事》发表在《峰峰民间文学》第二期,《请秀才点戏吃席的故事》、《兄弟分家的故事》发表在武安县1988年《民间文学》上。十多首民歌民谣发表在邯郸市三套集成上。《我的养生之道》发表在1990年河北《老人世界》第四期上。《大寨山的故事》发表在1990年河北《民间文学》上。
    另外还有《天门会的来历》、《马六指修仙》、《人叫老黄狗爹的故事》、《两个屎克郎推屎滚蛋的故事》等作品尚未发表。    1986年国庆节,区老干部局举办书法大赛,他获区模范离休干部奖、邯郸市委、市政府优秀离休干部奖。 1987年,获区老干部局书法大赛模范奖。 1988年,获邯郸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邯郸市老龄工作委员会老有所为精英奖。 1989年,获区老干部局书法大赛模范奖。 1990年,获区政协举办的“迎亚运”书法大赛奖,邯郸市委、市政府五好家庭奖。
    父亲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创造的光辉业绩将永载史册。他那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后辈人。
 

分享到:
相关信息

最新资讯

图片新闻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