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矿区第二小学简史
峰峰矿区第二小学建于1964年,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当时从区教研室调入张英任副校长并主持全面工作。第二小学于1963年秋招收了五年级两个班,在峰峰矿务局三工区租房上课。1964年秋校舍盖好正式招收学生,到1966年,学校共有10个教学班,597名学生,教职员工17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陷入瘫痪。学校停课闹革命,成立了革命“造反派”,中国少年先锋队由“红小兵”取代,解放军进驻学校,学校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教学班改成“排”,年级改成“连”,年级负责人改为“连长”和“指导员”。后来驻军撤离学校,改由“工宣队”进驻学校主持工作。1968年,学校成立革命委员会,开始复课闹革命,是年,在校生达835人,15个教学班,教职员工23人。 1969年,第二小学正式从第一小学分离出来,王恩修调入任学校党支部书记兼革委会主任。
1971年,响应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全校师生开始在校内挖防空洞,全长近100米,洞内有若干小洞,防空洞的两个洞口一个在学校西小院,另一个在校门口,各班师生轮流参加劳动,历时一年多。由于“文革”动乱的影响,教师奇缺、校舍紧张的矛盾尤为突出。 1972年,从“文革”后第一届高中毕业生中抽调了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培训后,充实到教学第一线。第二小学分配到15名青年教师。 1973年学校又建了临街三层教学楼,从而缓解了学校教师人手少,校舍紧张的矛盾。1974年学校开展了学工、学农、学军活动。学校办起了养猪厂、打草绳厂、农场、粘纸盒厂,还建窑烧砖。学校聘请有经验的工人、农民为兼职教师,师生定期参加劳动,这成为当时一大办学特色。
当时第二小学招生范围广,其中菜场、南头村片的生源素质普遍较低,成为老师们议论的焦点。为了解决菜场、南头学生的问题,学校决定设立学前班。经过广泛宣传,得到家长们的广泛支持和理解,于是1976年学校开始招收菜场、南头满6周岁的幼儿接受学前教育后再人一年级,这一做法收效甚好。以后各校仿效第二小学陆续办起了学前班。创办学前班这是第二小学在矿区教育史上的一个创举。
1976年,打倒了“四人帮”,十年动乱结束。作为重灾区的教育系统经过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第二小学领导机构进行了调整,由三位资深博学的业务能手管理学校,学校的教育教学呈现出崭新的局面,写下了第二小学历史上灿烂的一页。1976年,区文教局组织了“文革”后第一次全区统考,第二小学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1977年,邯郸地区文教局组织了邯郸地区40所重点小学参加的统考,第二小学又一举夺魁,取得了邯郸地区第一名的好成绩,由此学校名声大振。这一时期,第二小德育工作也硕果累累。1979年区团委先后在第二小学召开了“学雷锋,争戴小红花”现场会,张延琳学雷锋小组的事迹在区广播电视台播出,五年级53班被评为红领巾班,受到团市委表彰。
上世纪80年代,第二小学的体育也取得了骄人成绩,学校的男子小篮球,在获得区市比赛第一名后,又夺得邯郸地区第一名,并代表邯郸地区参加了河北省小篮球比赛,并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第二小学体育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河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多名教师荣获河北省优秀园丁奖。第二小学的教育教学成绩令人刮目相看,成为远近闻名的城市重点小学,许多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送进了第二小学。
90年代,第二小学的各项工作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教育教学工作仍处于领跑位次。在小学升初中考试中,升学率、平均分数多次荣获全区第一名;男子小篮球在河北省比赛中荣获第二名,武术队在省武术比赛中获团体第二名;学校的少先队工作,特别是社区教育积累了不少经验,闯出一条新的路子,并在河北省少代会上做了经验介绍,河北省关工委社区教育现场会的代表来我校参观,会议上提出“社区教育北学唐山、南学邯郸”,邯郸指的就是第二小学的经验做法。大队辅导员陈金生老师先后参加了河北省少代会、全国少代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模、两届省劳模、五次市劳模等多项荣誉称号。第二小学少先队先后被授予区、市、省红旗大队,两度被全国少工委授予红旗大队。第二小学少先队工作创造了历史的辉煌。
进入21世纪,社会的巨大变化,给广大少年儿童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整合教育资源,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彰显学生个性,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锦上添花。语、数、英教学成绩名列前茅;体育项目在保持小篮球的传统优势外,小足球、田径比赛、象棋、武术也年年领先;学校编排的舞蹈节目《顶碗》、《看大戏》等优秀节目多次获奖,经常参加区、市调演;学校的科技作品、课件制作,也频频荣获河北省一、二等奖;学校创办的河北省青少年集邮活动基地、河北省青少年示范性少年军校,也成为第二小学的一大亮点;从2000年开始的创建英雄中队活动成为区、市德育工作中的一面旗帜。共青团中央主办的《辅导员》杂志在2007年10月刊登了题为《红色教育的试验田和丰收地》一文,全面介绍了第二小学红色教育的新经验,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第二小学的德育工作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教育工作中不断摸索,闯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第二小学作为建校历史较长、文化底蕴深厚的一所知名学校,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学校面貌焕然一新。现在学校设备一流,师资一流,教育教学水平一流,将在今后社会的发展中做出更大贡献。
- 河北峰峰春光中学简史
- 峰峰春光中学建于2000年,是峰峰矿区第一所全封闭、全寄宿,16轨制,48个教学班的侧重升学预备教育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