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第十九中学简史
邯郸市十九中学位于彭城镇西南角,占地25042平方米,建有教学楼两座,办公楼一座,综合试验楼一座。现有教职工128人,其中教师120人,包括高级教师12名,中级教师82名,初级教师26名。原有高中6个班,初中6个班,2003年根据矿区教育发展的需要,办成纯初中性质的学校。现有初中30个班,在校生近2000名,平均每年毕业初中生700余名。自1970年至今,先后有近万名初、高中毕业生,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祖国建设服务。
邯郸市第十九中学的前身是彭城公社东风高中。 20世纪70年代,全国各地兴起以公社为单位办高级中学之风,彭城公社高级中学应时而生。当时,峰峰矿区文教局会同彭城人民公社,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于彭城富田村西建筑房屋6间,另外还有几条破窑洞,由郝秀增、李增志为学校负责人,教职工10余名。于1970年7月开学。
首批招收两年制高中两个班,开设政治、语文、数学、革命文艺、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英语、体育等课程。学生边上课边建校,还搞勤工俭学活动。
1971年,学校又建两个教室,招收两个高中班。校舍不够用,曾到河泉小学借房上课。教师们吃住条件艰苦,吃饭要到陶瓷四厂,来回四五里地。当时校园里有一口井,靠人工绞水。喝水时,从井里取上水来,用几块砖支个架,架上搪瓷茶缸,用柴火烧开了喝。晚上住教室,白天腾开。条件稍好一点的时候,几个教师挤在一个破窑洞里,冬天寒风刺骨,雪花也会随时飘人窑洞。
学校建校4年,培养高中生300多名,为彭城公社各个大队输送了有文化的生力军,为周边的陶瓷厂、耐火厂输送了技术工人,也为村办陶瓷业培育了骨干力量。
1974年,在邯郸市教育局的统一筹划下,在原彭城公社东风高中的基础上,建立邯郸市第十九中学。学校每年招收四个高中班、四个初中班,学制分别为三年。课程设置有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使用国家印发的统一教材。十九中学建校伊始,困难很多,学校只有四个教室,只能容纳四个班上课。于是,学校决定初中生年龄小,在校内上课;高中生到校外上课,借彭城电石厂、陶瓷学校的房子。老师还到陶瓷四厂吃饭,要到耐火厂拉水,教师们还住在窑洞内。教师们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带领学生平整校园。
1975年9月,投资17万元建筑面积为1937平方米的教学楼竣工。学生们告别低矮的平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上课。学校又从耐火厂接通了自来水,告别了用辘轳绞水、用拖拉机拉水的历史。
课程设置除政治、语文、数学、化学、物理、历史等,还增设了英语课程。开设了两个职业班:一个缝纫专业班,一个木工专业班。投资修建职教实习房212平方米。由于学校的职高班办得有声有色,于1986年9月被邯郸市教委命名为邯郸市第三职业中学,与原邯郸市第十九中学(初中)并用,一个学校,两块招牌。
1985年,散居在学校内的39户陶瓷二厂家属全部搬迁。学校筹资20万元,建起一座建筑面积1568平方米的办公楼。
1988年学校领导体制实行改革,试行校长招聘制。公兆福任支部书记(后张步智、赵立新接任支部书记之职)。教导处分为教育处(后改为政教处)、教务处。
学校缝纫班学生在市首届职中缝纫专业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十九中学被评为市职业技术教育先进集体。校园的绿化工作也上了新台阶,被市评为花园式单位。
出生于教育世家的赵立新接聘为校长,挑起了十九中学的重担。上任后,开办高中培黎预科班(与北京培黎大学合办),招收两个班。与中财保险峰峰分公司联合办职业中专财会班,为学生毕业后找出路。
进入21世纪后,峰峰矿区教育局进行教育结构调整,十九中学不再承办高中,改为全面招收初中。十五中学的初中教师和陶瓷职工子弟学校初中部全体师生并入十九中学。至此,十九中学成为彭城区域的唯一一所纯初中十轨制学校,开设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生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参加所在区域的中考。
2005年,学校投资435万元新建了一座建筑面积为5512平方米的综合实验楼。楼内有多媒体教室、仪器室、实验室、语音室、电脑室、图书室等。多媒体教室两个:一个可容纳200多人,一个可容纳50人的标准教室。实验室仪器600多种,所有挂图实行盘架式、画轴式管理,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100%。电脑室和语音室配置近200台电脑,电子备课阅览室有20台电脑,各处室年级组配备办公电脑,还以网络为依托将全部电脑互联互通,建成校网站。图书室有藏书5万册,基本上满足了师生的借阅要求。学校重新修建了花园、水池,设置了读书休息场所,整修草坪并修筑名人雕塑;在学校东西操场添置了体育健身器械,更换篮球架,维护乒乓球球台并建成4个室内乒乓球室,为学生提供了健身娱乐场所。古朴典雅的论语墙,不拘一格的走廊文化,自编自制的文明标语牌,温馨的开关提示,使校园处处显教育,篇篇是珠玑。
2001年,学校组建了摔跤队。次年,参加市级比赛,荣获青少年自由摔跤团体第一名,古典式摔跤比赛团体第三名。 2003年9月摔跤队荣获省级一金、二银、三铜。 2003年,美术教师栗清河的草书作品《宁静致远》,被国家艺术评审委员会评为一等奖。2007年,音乐教师袁双林创作的歌曲《妈妈的心是我的家》,在全国校园歌曲创作选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十九中学从无到有,走过了30多年,经历了风风雨雨,逐步发展壮大,傲立于北方瓷都的圣火之地。
- 河北峰峰春光中学简史
- 峰峰春光中学建于2000年,是峰峰矿区第一所全封闭、全寄宿,16轨制,48个教学班的侧重升学预备教育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