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第十四中学简史

来源:峰峰文史资料委员会 作者:王 刚 柴红霞 发布时间:2014-07-25

    邯郸市第十四中学是全市的重点中学,位于峰峰矿区滏阳河畔的元宝山风景区,依山傍水,风光秀美。学校始建于1951年,当时名为“峰峰矿区幼儿师范”,校址在南响堂寺文香阁。1953年10月1日迁到黑龙洞村旁现址,名为“峰峰矿区初级中学”。1973年由邯郸市统一排名为“邯郸市第十四中学”。建校55年来,以淳朴的校风、优异的成绩享誉冀南大地。

    学校总面积6.0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现有42个教学班,2635名在校生,任课教师187人,其中高级教师19人,市级骨干教师10人,区级骨干教师23人。近年来,学校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校园面貌焕然一新。现有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宿舍楼、学生餐厅、天文台、400米标准跑道操场、4个篮球场等设施,图书馆藏书95000册,报刊杂志200多种,有容纳200余人的阅览室。建有21间微机教室,2间语音教室,l间电子备课室及一套校园网,微机课人手一机。安装全套广播系统,方便了学生的学习以及各项活动的开展。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办学水平的提高,教学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中考连续多年居全区前列。沧桑砥砺,春华秋实,5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毕业生,历届学子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李一信曾任中国鲁迅文学院副院长,孙庆梅被评为世界足球小姐,王磊现任中南海卫士官,杨超现任中青队男篮运动员……

    1951年建校初期,学校规模小,只有两个初级班和两个师范班。1954年学校规模扩大,招收了8个教学班,师范班搬至东沟,中学班就在现在学校的地方,这一时期学校迅速发展壮大,教师都是从全国综合大学、师范院校毕业由国家统一分配来的,学校的负责人是教导处主任吴英荣。

    1956年,学校开始招收高中班。当时邯郸地区招收高中班的只有两所学校:邯郸一中和峰峰二中(十四中)。两所学校各招收4个教学班,学生来源邯郸地区。高中建立第二年,上级派来新校长李良杰,当时学校的教学水平、师资、教学设备在县级中学中数一流,此时的高中毕业生基本上100%升人高等学校。

    1958年大跃进时期,全民大办钢铁,实行人民公社化,学校也进入此运动中,初中学生砸铁石、焦炭、石子,高中学生拉排子车运送建筑材料建楼房,学生处于半工半读状态。

    1960年三年困难时期,国家经济暂时困难,学校对初中、高中进行了压缩调整。当时,吃饭是第一位的,老师带领学生挖野菜、河草、红薯秧、茄子秆、萝卜缨、杨树叶,生活极其艰苦,师生们艰难地度过灾荒年。到1962年,国家颁布“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学校也步人正轨,教学质量迅速提高。但好景不长,随之又是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学校成为重灾区,教学完全处于停滞状态,大批判、大字报、大辩论、搞批斗主宰了学校的一切。党组织瘫痪,造反派上台,揪出40多人的“黑帮队”.就是所谓的“牛鬼蛇神”,每天都在批斗、检查中…

    1977年,恢复高考,知识分子的春天来到了。十四中尤其是高中,教学质量处于全市领先水平,连续多年高考,地理、化学、历史、语文等学科获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其中,高考地理连续六年居全市第一。考入清华、北大、南开、复旦、中山、西安交大等全国名牌大学30多名。学校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河北省首批数学特级教师、邯郸市十四中原副校长王培甫;河北省优秀园丁、河北省特级教师崔寅生;河北省优秀中学校长、河北省特级教师、邯郸市十四中原校长许克等。

    1991年,学校举行了四十周年校庆活动,来自四面八方的昔日校友,今日的工程师、企业家、运动健将、劳动模范欢聚一堂,回首当年,感慨万分,展望新貌,赞叹不已。

    十四中学乘着改革的春风,奋楫扬帆,乘风破浪,全校师生员工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连年获得全国中小学英雄团队集体创建活动示范校,国家级“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省篮球传统校”,邯郸市“德育、体育、卫生、艺术先进集体”、“安全文明校园”、“三星级平安校园”、“电化教育先进校”等荣誉称号。为了给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学校着力加大了学生的科技、音乐、体育、美术和德育方面的素质培养,对学有专长的学生积极引导,在学生中组织起数学、语文、体育、器乐、舞蹈、美术、科技等多种兴趣小组,各小组每周固定地开展活动,进行竞赛,参加校园艺术节,还在省、市、区举行的各种比赛、展览中多次获奖:学校教师编创的大型器乐舞蹈《名曲颂春》作为邯郸市中小学唯一代表节目参加了河北省少儿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制,被搬上了河北电视台春晚的舞台;器乐合奏《水乡风情》获河北省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二等奖。学校的少先队“李大钊中队”被授予全国优秀中队。这一切充分体现着“仁义敬德尚贤,创造文明校园;自主合作探究,营造书香校园;遵纪守法兼爱,构造和谐校园;柳青花红人美,装点绿色校园”的办学理念和“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开放强校”的办学方针。


    半个世纪以来,十四中学几经风雨,历经沧桑,依靠丰厚的文化底蕴,光荣的办学传统,丰富的治学经验,以及一代代不断钻研、探索、团结进取的教职员工们,使得十四中学这所历史悠久的学校逐步成长为冀南大地上教育界的一颗明珠。

分享到:
相关信息

最新资讯

图片新闻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