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矿区金村:从今天起请叫我滏河源景区

来源:网络媒体平台 编辑发布:信息港小编 发布时间:2017-08-29

第一次听到你的名字是在2014年冬,当时正和苏洪源老师一起编辑第十辑文史资料一《峰峰抗日烽火专辑》,那一年冬天我们重走了很多抗日旧址,一边拍摄图片,一边整理资料。有一天,结束一天工作,在返回路上,苏老师说有时间你可以去金村看看,那里最近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那是我第一次听到金村这个名字。然琐事缠身,一直未能如愿。


颇为幸运的是,三年后的夏季,我却亲眼见证了她化茧成蝶的蜕变。初见,便惊诧于她的美丽。壮丽的城门楼,巍峨耸立,大气磅礴;粼粼波光、盈盈碧水之间,两沙洲小岛浮于水面,芦苇随风摇荡,沙沙作响;水面栈道曲径通幽、蜿蜒曲折,更有亭台楼阁点缀其间。移步前行,步入隧道,清凉之感扑面而来。隧道中穿行,明暗的交错、光影的变化,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即使在走出隧道仍如影相随。


沿着蜿蜒的河水,步入滨河观光区,青砖黛瓦、保存完好的古老宅院随处可见,精美的砖雕、别致的花纹、幽深的小巷,在轻轻讲述着时光的故事;豆腐坊、醋坊、作坊体验中心,古香古色,韵味十足,墙内竹丛清翠欲滴,与土墙辉映成趣。恍惚中,飘渺的乐声,引人继续前行。踏着青石铺就的小路缓缓前行,终于来到渴望已久的“三古一源”。

古庙相传始建于元初,为权臣河南经略使赵壁派人所建,他途经此处时正赶上天气炎热,见一清澈溪水缓缓流淌,传令在此歇脚,饮溪水后顿觉甘甜可口,环顾四周,发现此处景致清幽,水秀民勤。后着人在此修建庙宇,题为玉皇庙。历经战火洗礼和自然灾害侵蚀的庙宇,几经坍塌,于明万历年间重修。走入庙内,一种端庄肃穆的感觉油然而生,浮燥的心变得格外的安祥、宁静。无缘于牡丹国色天香的花朵,却爱上了它默默无闻的绿叶。在这里,千百年来,它看着人世的悲欢,听着世人的诉说,庇护着这一方水土的平安。

古庙对面即古戏楼,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金村的传统庙会,十里八乡的村民络绎不绝,呼朋引伴前来这里看戏。遥想彼时人头攒动,或坐,或站之情形,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的趣事。小时候的我是一小戏迷,只要有戏演,我就搬一小板凳,在大队部看戏。当时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大队部的戏台还没有拆,当时演了什么,现在已完全记不起来了。但那咿咿呀呀的唱腔却时常回响在我的脑海里。多少才子佳人的故事,多少金戈铁马的往事,曾在这里演绎。在这里有唱不尽的千回百转,演不尽的爱恨情仇,抒不尽的家国大义。

沿滏河源头而上,顺木栈道前行,进入滏阳河湿地公园,映入眼帘的是花的娇艳,草的丰腴,树的苍翠。微风拂来,裹挟而来的是泥土的芳香。挺拔的松柏,柔媚的垂柳,将刚与柔诠释的淋漓尽致;片片美人蕉,丛丛兰草,错落有致,疏密相宜,更有青莲浮于水面。小桥流水,蝉鸣鸟叫,虫声唧唧,蝴蝶翩飞。最爱那一朵朵红艳艳的美人蕉。正像唐李绅所写“红蕉花样炎方识,漳水溪边色更深,叶满丛深殷似火,不惟烧眼更烧心。”登上观景台,举目四望,整个景区风貌一览无余。

返回路上,遇见一归来学子,稚嫩的脸庞,手拖一重重的行李箱,于日暮时分归来。一边走,一边低语,“这是走到哪儿了?”看着她犹疑的样子,想起之前同事所说四个月前,这里很多地方还是一片荒芜。不禁感慨这迟来的相遇,却让我遇见最美的你--滏河源景区

金村:从今天起,请叫我滏河源景区

分享到:
相关信息

最新资讯

图片新闻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