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屹立邯郸 永远的丰碑

来源:峰峰信息港 作者:信息港小编 发布时间:2016-06-12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共和国首座宏大革命纪念建筑。它是一座缅怀先烈、教育后人的伟大丰碑,是一座英雄的丰碑,一座胜利的丰碑。

党政军民筑丰碑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自此,中华民族开始了长达8年的浴血奋战。在晋冀鲁豫的大地上,处处留下悲壮慷慨的英雄壮歌……

1942年5月25日,八路军高级将领左权在十字岭反“扫荡”突围中壮烈殉国。左权与无数英烈的鲜血永久地洒在祖国的热土上。1945年6月17日,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举行了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

会,毛泽东致悼词,并酝酿抗战胜利后建立烈士陵园。毛泽东、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亲笔为烈士题词,委托参加大会的晋冀鲁豫边区代表转交边区有关部门。于是,建立烈士陵园便成为全区党政军民的重大政治任务。

1946年3月,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第一届第二次大会决议,为纪念八路军总部前方司令部、政治部、晋冀鲁豫军区及129师牺牲烈士,在邯郸南郊建立烈士陵园。

解放战争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刘伯承、邓小平、董必武、陈毅等多次来园指导工作,也曾数次住在陵园。

1949年春,陵园开始施工建设。1950年10月,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主要纪

念建筑物竣工。

1950年10月21日上午11时,运载左权将军等烈士灵柩的专列抵达邯郸。午后1时,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落成典礼与安葬左权将军暨诸烈士纪念大会隆重举行。邯郸党政机关、学校、部队等各界代表及烈士亲属共五千余人参加祭奠。

英魂终于在这片光芒普照的热土下安息,从此,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肩负起“褒扬烈士,教育群众”的神圣使命。

开拓创新谱新篇

从建园伊始到落成,再到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对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倾注了高度的重视和深切的关怀,陵园在这般厚爱中不断发展,铸就新的历史华章。

1951年,党中央和人民政府给予资金,首先 是陵园北院往东征地再扩大100亩,南院公墓往西征地扩大至120亩,其次是修建烈士纪念堂。1959年,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管理处在人民英雄纪念墓前方增 设两组主题群雕《八路军》和《民兵》;1965年到1975年,进行大规模的征集烈士资料和撰写烈士陵园园史工作;

改革开放后,烈士陵园纪念建筑物恢复建设,革命史料研究室竣工并投入使用;近年来,又对陵园进行了大规模修缮。

在史料搜集和陈列布展等方面,晋冀鲁豫烈士陵 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提高质量,充分利用馆藏资料,编撰出版了《丰碑》《晋冀鲁豫史画》等多部宣传书籍,拍摄了《永远的丰碑》《太行血花》等三部宣传教 育专题片,举办了首届《红色文化论坛》,探讨红色文化的传承开发,掀起弘扬红色文化的热潮;对左权将军纪念馆进行了改陈布展,充分融合文物史料资源,利用 绘画等多种展示手段,进一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2010年,经省民政厅和省文物局批准,晋冀 鲁豫烈士陵园正式增名挂牌“晋冀鲁豫革命纪念馆”。如今,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已成为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成为全国著名的研究和宣传晋冀鲁 豫革命史与革命英烈光辉业绩的革命纪念地,是全省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省国防教育基地、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 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分享到:
相关信息

最新资讯

图片新闻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