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经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峰峰生态修复推进绿色发展

来源:网络媒体平台 编辑发布:信息港小编 发布时间:2018-06-30
近日《河北经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一篇题为《峰峰矿区生态修复推进绿色发展》的文章,没错,头版头条,有图有真相,峰峰生态修复推进绿色发展,在《河北经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向全省展示了峰峰生态建设的成果,是对峰峰转型发展的莫大肯定,下面,废话不说,原文送上!


“要在两年前,我们肯定不敢承办马拉松赛事。”在5月底举办的中国峰峰·企业家马拉松暨品牌体育高峰论坛上,邯郸市峰峰矿区区委书记牛颖建说,通过生态修复、产业转型,天蓝了、山绿了、水净了、景美了,实现了“矿山变青山、浊水变绿水、矿区变景区”。

1产业转型“四旧”嬗变为“三新”

峰峰矿区是有着百年矿业开采历史的资源型城区,是全国第二大主焦煤产地,以前的支柱产业是煤炭、电力、陶瓷、建材,而且“一煤独大”,产业结构偏重。

“峰峰矿区的工业增长过度依赖资源能源消耗、数量扩张,发展难以为继。”牛颖建表示,在发展方式上必须转、尽快转、转到位,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降低煤耗、降低排放。

煤炭、煤焦化、钢铁产能持续压减。2013年,全区煤焦化产能是1650万吨,到目前产能压减为四五百万吨。峰峰矿区几家钢铁企业联合在一起,成立了华信特钢。日前,河北华信特钢与武安裕华钢铁就华信特种钢铁整合进园减量升级项目,达成合作协议。该项目定位于生产多品种、高精尖的精品钢材,建设高性能不锈钢装备制造基地。

峰峰矿区紧紧围绕“1231”发展战略,即扭住老工矿区转型升级这一条主线,驱动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北部新区两个引擎,做强新材料、新型装备制造、新兴服务业三大产业集群,通过引进和组织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带动全区产业转型升级,接续培育新兴产业。华北地区首条利用水泥窑无害化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鑫宝高分子材料项目、新能源环卫车项目以及以响堂山风景区、药王谷、张家楼、响堂水镇等为代表的旅游项目……新材料、新型装备制造、新兴服务业逐步向中高端、绿色化迈进。

2

生态修复

用绿色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作为资源型老工矿区,峰峰矿区采煤沉陷区面积达到118.14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33.5%,极大挤压了城市发展空间。借力国家独立工矿区相关政策,峰峰矿区从2014年开始,对采煤沉陷区土地进行综合治理,累计投入资金约6.5亿元,完成各类土地治理项目26个,总面积达6万余亩。与此同时,当地政府还实施分类治理、多措并举,科学规划田、水、路、林,复垦农田2000多亩,增加林地7000亩。


此外,峰峰矿区的山地石质多为石灰岩,植被覆盖本就稀疏,生态非常脆弱,多年来对山体植被保护不够,再加上发展水泥等建材产业,导致山体破损严重,岩石裸露,严重影响了城区景观和生态。

“一块块裸露的山体,就像是城市的疤痕,我们要用绿色将其永久愈合。”牛颖建说,山是生态之基,只有做好了“山”这篇大文章,山城、水乡、瓷都才能有序发展。

“南响堂山、元宝山曾经是废弃矿山,如今生态修复后已然成为城市生态公园。”峰峰矿区区长陈珍礼介绍,近年来峰峰投入7.6亿元启动裸露矿山生态修复治理计划,采挖多年的矿山重披绿装变身山体公园。如今修复完成的北响堂森林公园晋升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响堂森林公园、响堂生态谷、西山生态园等一大批山体森林公园建成开放。他们用绿色治愈了城市发展硬伤。

峰峰矿区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优先发展战略。去年,该区拆除了大量的违章和老旧建筑,拆出来246万平方米全部用于城市绿地、游园、广场、停车场、星级公厕等建设。峰峰的面貌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推开窗户就能望见绿色、走出家门就能亲近自然”在峰峰矿区变为现实。

3

旅游+文化

寻求转型发展新途径


“有山有水有文化”的峰峰矿区,做起“旅游+文化”大文章。陈珍礼表示,坐拥响堂山石窟、磁州窑遗址、山底抗日地道遗址等一批国家、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峰峰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还是滏阳河的发源地,发展旅游业大有可为。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业,把峰峰的自然之美、山水之美、文化之美转化为开启转型发展的强大支撑,打造一个以“滏源福地、瓷韵响堂”为名片的全域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依照这样的规划,峰峰矿区区委、区政府2017年开始在这张“白纸”上描绘老工矿区的新蓝图。响堂山风景区引进申氏集团投资40多亿元,对景区进行保护性开发,石窟博物馆、集贤山庄、佛学研究院等旅游景点和接待场所拔地而起;过去的“空心村”张家楼,在当地文化名人赵立春的引领下,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艺术集聚区;东和村在国家美丽乡村和湿地公园政策资金的支持下,变身为“全国十大最美乡村”响堂水镇……

2017年,峰峰矿区成功承办了第二届邯郸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年度投资60亿元,大手笔打造了29个景区景点,建成一条60公里的旅游观光环线,串联起19个精品景区、10个精品旅游村,形成了龙头带动、多点开花的全域旅游新格局。2017年全区接待游客91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45%和83.79%。
分享到:
相关信息

最新资讯

图片新闻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