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皇姑庵的由来 相传隋朝一王妃女儿在此出家

来源:网络媒体平台 编辑发布:信息港小编 发布时间:2017-07-11

皇姑庵最初叫朝阳洞,后又改叫太清庵。相传在隋朝有一个王妃的女儿,因不满其父亲的残暴统治,路过此地,见其山高岭峻,风景静雅,远离世尘,向阳背风,且有滴水伴音,是个出家修行的好去处,遂决定在此出家。有皇帝女儿在此修行,于是后人便把太清庵改叫做皇姑庵。



她居住修行的滴水洞叫皇姑洞。居于翠崖崖壁正下方的石窟,坐正北朝正南,正午太阳光完全可以照进石窟内,所以石窟最初叫朝阳洞。窟门为拱圆形门洞,高1.5米,宽0.9米。门右侧有一方形龛,龛内雕一身力士像。力士扬手叉腰,竖眉暴眼,龇牙咧嘴,肌肉暴突,头后有宝缯飞扬。上身赤裸,下身仅着小裙,周身缠绕帔帛。窟门左侧有一阴线刻的方槽,大小与右龛同,可能是左力士的雏形,不知什么原因未刻完工。甬门深0.8米,门道左侧有“大明国河南彰德府安阳县善人…在鼓山太清庵朝阳洞装塑北极玄天上帝…左右俱全,嘉靖岁次甲子秋九月,主持道士段真”的阴刻铭文。铭文中所记是指玄天上帝殿的建造和装塑时间,而非指石窟的开凿 。


窟内平面为横长方形,窟顶为前底后高的半坡形。洞窟进深2.3米,面宽3米。窟内只有正壁和右壁开龛造像。正壁凿有一0.55米高的基坛,壁的中央开一小龛,龛高仅0.8米,龛形因水蚀严重已模糊不清,龛内雕有一佛二菩萨三身像。像的细部也因水蚀而模糊不清。主尊为一坐佛,通高0.67米,身着敷搭双肩式大衣。左右侧菩萨立于高圆座上,头戴花冠。头后有桃园形头光。菩萨体态丰满,腰枝扭曲,富有东方女性温柔善良的体貌特征。

右侧壁正中开大龛,该龛像是皇姑庵石窟中最大的一尊。龛为方形,高1.7米,宽1.73米。龛内雕一坐佛。像高1.4米,头残,(可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文革”时被破坏)脑后有两层素面圆形头光。佛体态略显扁平,身着坦右袈裟,袈裟衣纹刻线呈突起线条状。袈裟覆盖于腿上又平铺在束腰须弥方座上,衣摆仅垂至方座的上方。



皇姑庵石窟的开凿年代没有确切文字的记载,但仔细观看窟内外石像的造型、服饰和面部神态表情,以及全身肌肉力量表现及足部、颈部的特征,雕刻的表现技法应与南北响堂寺的石刻为同一时期的作品,或稍晚一些,大致在北齐武平三年左右的时间(公元570——576之间)。

皇姑庵除最早开凿的石窟外,在石窟的西侧有一天然溶洞,因常年滴水又叫滴水洞和皇姑洞,到了元末明初,佛教衰落,寺院荒废,开始有道士入住,入住的道士在朝阳洞的正前修建了供奉道教始祖的玄天上帝殿,到成化八年又修建太上老君庙,但其规模比较小,使皇姑庵由最初的佛教寺院变成了以道教为主的道观,佛道两教在此相互融合,亲如一家,真是佛在洞里座,仙在洞外行的奇特景象。到清朝的乾隆三年又在西南的半悬崖上,创建了供奉孙悟空的大圣洞。到现在皇姑庵共有石窟朝阳洞一座,天然溶洞皇姑洞一个,老君庙一座,玄天殿一座,大圣洞一个,南北山门两个,十一棵古柏以及数十块碑刻,其中明代碑刻七块(其中损坏四块,残体还在),清代碑刻四块,民国两块,近代两块。最早的碑记为明代1564年,最晚的则到了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初。

分享到:
相关信息

最新资讯

图片新闻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