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矿区最美教师高起君 守住清贫扎根小山沟30年诲人不倦

来源:峰峰信息港 作者:信息港小编 发布时间:08-25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山村的花开的晚,却开得艳,开得久。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有一个人30年如一日,辛勤耕耘,丹心吐蕊,用自己的青春装扮了山野的娇美,用自己的人生构筑起山村孩子的教育梦想,他就是峰峰矿区宿凤学校九龙蛟教学点教师高起君。
勇挑重担  知难而行
    九龙峧学校位于义井镇的最南端,原属宿凤村的一个生产小队,人口不足300人。村民分居在几条山沟和一些小山坳里,地处偏僻,交通闭塞。派去的老师总是讲客观,找门路,托关系,想方设法调离此地,尤其是83年春季开学不到一个月接二连三的换了三位老师,正常的教学秩序都难以维持,如何再谈教学质量。当时学区领导找到了高起君,说让他去南山代课,“南山?小山沟?”,没有人愿意去的地方,可细想一下也算学有所用,就对领导说:“去!”
    领导带他到学校一看,心里凉了半截,几间教室门窗不全,那些孩子真像一群猴子,有的站在桌子上,有的骑在窗台上,追逐打闹,嬉笑谩骂,更甚的是一些村民为了走近道,背着粪钩,铁锹越过窗户名正言顺地从教室里径直走过。这是学校吗?但转念一想,怎么能出尔反尔?那就干吧!挽起袖子就这样走马上任了并在那里扎下了根,一干就三十年。
    从宿风到九龙峧,五里多地,途径“死人街”“鬼市场”“柿子沟”坡陡,路窄,堰高,沟深,荆棘丛生,遮天蔽日,再加上“死人街”道旁的高堰上一个挨一个的墓洞,即便是晴天也是阴森森的,平常行人很少,如果不从这走就得多绕好几里,自行车又买不起,只能经过这里。平时还好说,尤其是遇到刮风雷雨的天气,云低风号,雷鸣电闪,碎纸乱飞,高堰上土块塌落,虽说是个无神论者,总还有点胆怯,寒毛直竖,手心出汗,真有点毛骨悚然。但每天不得不硬着头皮往返于其间。就这样不论严寒酷暑,春夏秋冬,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的走过来走过去。一天20多里,一年5000里,30年15万里,虽没有沿着老红军的足迹可也走了六个二万五千里长征。
甘守清贫  忠孝难全
    在谈对象期间,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代课工资又低,又在山沟里代课,女方一打听就免谈。听女方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就挣那三十块钱儿,还不够买件儿衣裳呢。”于是他狠下一条心,宁可打光棍,也不撂挑子,要对得起领导的信任,对得起山民的企望,山沟里的孩子也是人!山丹丹也是花!


    成家后,女儿的降临使自己又喜又忧,喜的是已为人父,忧的是又多了一份责任。本来就身背一千多块的外债,又加上爱人的奶水不足,每月奶粉钱就得十五六块,用去半月工资,真是捉襟见肘。有些亲友好心相劝“还是跟我们下煤窑吧,干一个月就顶你三四个月。”自己也只是笑笑而已。为了生计,晚上到本村砖厂装过窑,出过砖,到煤窑把过钩,推过车,节假日更是马不停蹄,四处打零工,挣点儿钱,贴补家用。他曾说:说不累那是假的,当你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看到孩子一天天一点点的进步,身心就能轻松许多,到92年当别人早已换成大彩电了,他家才在亲友的资助下买了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还骗女儿说:“看黑白好,看彩电坏眼。”一句话“再苦再累也不想离开那所刚有起色的学校,不想舍弃那些可爱的孩子。
    难忘的2003年,因非典学校放假两个多月,为了完成上半年教学任务,上下一条心,师生们都抓得很紧,就在这节骨眼上,父亲突发脑溢血,住进四院。为了不耽搁学生,孝得敬,学也得教,只好和兄妹商量,白天由弟弟妹妹照料,晚上由他照管。下午放学到家吃口饭,就马不停蹄地赶到医院。带上作业本,一边照顾父亲,一边抽时间批改作业。虽然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父亲却与世长辞……
学以致用  严慈相济
    他深深地懂得,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87年他考上了邯郸地区教育学院物理系,90年获得大专学历,2001年又开始进修,03年又获得了河北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本科学历。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对于这句话他深有感触:那是84年的深秋,一位老大爷,拄着拐杖,拿着红纸,找到学校说,孙子结婚典礼,想让先生给写写婚联。当时真有点脸红,写吧,字拿不出门;不写吧,老大爷称“先生”,只好硬着头皮接下活,真是“先生”难当啊!为“先生”二字练!一练就是30年,从此九龙峧典礼的对联,几乎被他垄断,他还利用课余时间义务承包了九龙峧墙上所有的大型宣传标语。村民们风趣地把他写得字称为“高体字”。
    九龙峧学校校小人少,再加上师资紧缺,只能是复式教学,要想使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就必须付出比单式班更多的努力。高起君不仅兢兢业业,埋头苦干,更在创造性的劳动上下功夫,在努力钻研教材教法的同时,虚心向有复式教学经验的老师请教,不断总结探索复式教学的规律。同时还想出了让学生用毛笔书写生字的办法,并与学生一同练习,每天一张,共同提高。这样学生既能掌握生字,又能掌握技能,提高素质,弘扬传统文化,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学习成绩上来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85年学区期末统考后,全校各科成绩均在前三名,老村长闻讯到校祝贺,言罢话锋一转:“成绩上来了,是不是再有点歌声,就锦上添花了。”
唱歌?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自己一副乌鸦嗓,如何教?但领导的提议就是村民的企望,那就学吧,不会拼谱就在家跟收音机里的《每周一歌》学,学会了,再教学生,慢慢地这歌声走进了教室,飞出了校园,在山间回荡。

[

 



    歌声有了,体育也不能落后。学校资金不足,高起君和其他两名教师利用假期买来钢筋水泥,自己动手制作了两个水泥乒乓球台,成立了乒乓球兴趣小组,自己当教练,带队训练,有的学生升学到其他学校还成了乒乓球队的主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生不学,师之惰,教不严,师之过。在教育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只有严慈相济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严在当严处更得爱在细微中:课前课后帮孩子洗洗手,整整衣帽,聊聊天,学生总是爱围着他转。有一名学生叫马志民,上一年级时父亲早逝,家里剩下孤儿寡母,经济拮据,他妈妈说:“家里条件不好,他又不爱学习,不想让它上学了。”高起君说:“那怎么能行?孩子不上学将来怎么办?家庭困难咱想办法解决。没钱交学费我先垫上。”我还时不时的给马志民买支铅笔,买个作业本,每当在校外相遇,一些爱开玩笑的人就喊:“马志民叫老师干爹!叫干爹!”就这样一来二去的还真成了他的干儿子。
奉献青春  情满山村
    在九龙峧教学的三十年中,在他们师生共同的努力下,有18名学生考上大学,山丹丹开花了!雏鹰也飞出了小山坳,飞向了祖国的四面八方。
    在这三十年里,高起君离开九龙峧学校的机会很多。90年,在邯郸县民师毕业分配时,正好赶上大专毕业,时任河泉学校校长的岳母劝他到十九中,他没吭声。95年,宿凤校长让他回宿凤学校任初三物理,假期补课时初三的物理课也一直空着,就等他回去。在南山村领导的恳切婉留下,他再次放弃。一个在市区当领导的表弟开玩笑说:“姐夫,你就一辈子在那山沟钻着,不怕狼吃了?”他笑笑说:“狼吃了我,还可以多剩下两个孩子。”人家说:“一根筋。”
    枝头花落花开,校园师去师来。无可奈何师又去,花抱枝头依旧开。三十年中,共熬走了十八位老师。
    三十年来,从家到学校的路,变宽了,变平了;校园变大了,变美了;教室变宽敞了,变明亮了;他也变了,头发变白了,脊背变驼了,唯一不变的是对教育事业、对山乡的情怀,对山里孩子的始终如一的爱。他以一人累换来山村孩子的乐!正如他自己写的词中所说:“只为山间书声朗,不枉自身背脊驼。”

 

分享到:
相关信息

最新资讯

图片新闻

热点推荐